(本网讯 通讯员 陈森)在医学教育不断探索创新的浪潮中,我校《基础灾害救援医学》课程以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性的教学模式,持续进行教学创新,探索医学人才培养新路径。3月22日上午,临床技能教学培训中心携手十堰市消防训练基地,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联合教学活动,将课程创新、协同育人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,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术盛宴。
联合开课,协同育人创新实践
《灾害救援医学》课程,是学校与十堰市消防训练基地深度合作的成果。通过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,引入消防专业力量,课程实现了跨领域、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。消防教官们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专业技能,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沿的灾害救援理念与实操技术。这种联合开课模式,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,更让学生在医学与消防救援的交叉领域中,探索出更多创新的救援思路与方法,为未来的医学救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以榜样力量感染学生,思政教育贯穿全程
在教学过程中,课程巧妙融入思政教育元素,以消防教官们为榜样,用他们的敬业精神、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感染每一位学生。教官们在课堂上的严谨态度、规范操作以及对救援工作的热爱,深深打动了学生们。通过讲述真实的救援故事,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灾害救援工作的艰辛与伟大,激发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和对医学救援事业的责任感。这种以榜样力量为核心的思政教育,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,更增强了他们的职业使命感,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,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。

真实实践演练,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
课程的另一大创新特色在于真实实践演练。在模拟的灾害现场,学生们在消防教官和中心教师的指导下,亲身参与搜索训练、地毯式搜救、绳索操作、伤员现场评估分级等实践项目。这种沉浸式的实践教学模式,让学生们在真实的场景中锻炼技能,积累经验。教官和中心教师们现场评估,耐心指导,纠正每一个细节,确保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灾害救援的关键技术。通过实践演练,学生们不仅提升了操作能力,更增强了应对突发灾害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,为他们未来在医学救援领域的实战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
《基础灾害救援医学》课程的此次创新实践,是学校在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次积极探索。联合开课、协同育人、思政教育与真实实践演练的有机结合,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学习平台。未来,课程将继续深化创新,拓展合作领域,引入更多优质资源,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救援人才而不懈努力。(审稿 许珊)